酷暑季节,啤酒进入了消费旺季,行业呈现销量增速高于行业均价增速的特点。啤酒平均销售价格呈现持续提升趋势,主要源于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拉动了整体销售价格上涨。数据显示,今年啤酒销售量同比增长16.24%,销售均价同比提升9.74%。
业内人士认为,销量增长成为推动销售额提升的主要原因。
川财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欧阳宇剑介绍,细分来看,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销售额分别为3798.97万元、1585.6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95.22%、20.04%。在销售均价方面,主要企业同比均实现增长。在市场集中度方面,青岛啤酒线上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6月份的11.2%提升至2019年6月份的17.1%;除青岛、燕京、哈尔滨、重庆四大啤酒品牌外,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从2018年6月份的79.09%下滑至74.34%。由此看来,啤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中高端啤酒价格凸显。“今年以来,啤酒平均销售价格呈现持续提升趋势,主要源于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拉动了整体销售价格上涨。由于消费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年轻人消费习惯越来越个性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啤酒品类的消费,中高端啤酒呈现出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的态势。”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永冀表示。
今年二季度,继4月份啤酒产量同比下滑5.6%后,5月份行业下滑趋向平缓。数据显示,5月份啤酒行业产量同比下滑幅度收窄至3.3%。“究其原因,今年初夏气温并未像往年一般炎热,气温偏低影响了前两个月的啤酒销售;同时,当前部分酒企仍在消化一季度的库存。”欧阳宇剑说。
从中长期看,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产能及成本费用优化,啤酒行业情况有望持续改善。欧阳宇剑表示,青岛啤酒5月份销量情况好于去年同期,6月份销量已恢复正增长,其中经典、1903等中高档酒保持了较高增速。期间,电商举办促销活动,行业龙头青岛啤酒销售额同比增长338%,成交额比去年年底电商活动时增长了4.2倍。同时,青岛啤酒旗舰店销售额也同比增长了75%。在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青岛啤酒等龙头企业在旺季销量稳定增长,结构和渠道均逐步优化。
延伸阅读:啤酒介绍。
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而酿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营养。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这些营养成分人体容易吸收利用。啤酒中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体内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往往啤酒被人们称为“液体面包”。1L12°Bx 的啤酒,可产生3 344kJ 热量,相当于3~5 个鸡蛋或210g面包所产生热量,一个轻体力劳动者,如果一天能饮用1L 啤酒,即可获得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德语:Bier)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千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