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对经营和财务指标要求严格,7月IPO审核过会率64% ,连续两月下降

来源:疯狂财经
2019-07-31 12:02:38

中国证监会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指标要求更为严格,本月IPO发行审核已经完结,7月IPO审核过会率64% ,已连续两月下降。

本月IPO发行审核已经完结。第十八届发审委本月共审核IPO申报企业11家,其中4家被否,7家过会,过会率为64%。

今年以来,IPO过会率5月份达到100%的高点后,在6月、7月掉头向下,出现两个月连降。同时,4月份以来,未通过发审会的10家企业均为创业板拟IPO企业。有券商分析师和市场人士认为,过会率下降既有偶发性,也体现出从严审核态势没有发生改变。

第十八届发审委履职以来,3月份审核公司8家,仅一家未通过,过会率为87.5%。4月份共有16家企业上会,同样仅一家企业被否,过会率为94%。进入5月过会率冲上新高,当月上会的11家企业全部过会。而进入6月份以来,过会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18家上会企业中5家被否。

对于近两月过会率下降的原因,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随着近期个别会计师事务所爆雷,证监会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指标要求更为严格。另外,过会率低也与上会企业自身业务前景有关。

有市场人士指出,对比今年年初的高过会率,6月、7月过会率确实出现下降趋势,但是仍高于去年57.5%的平均水平。

也有投行人士指出,近期随着瑞华所被查,多家拟上市公司受到牵连;同时近期证监会也对两家券商在科创板项目保荐过程中出现的不当行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这均体现出监管对行业乱象“零容忍”的态度。

证监会7月11日宣布,已启动44家在审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据披露,证监会在近期对申请首发企业日常审核及现场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少计相关成本费用、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充分、内控基础工作存在缺陷、未如实披露关联方资金往来等问题。证监会表示,将通过现场检查与日常监管联动,进一步促进首发申请企业规范运作。同时,在今年年初,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就提到,证监会将坚持增量和存量并重,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加强全程监管,实现市场化优胜劣汰。

延伸阅读:IPO审核的主要优劣是什么?

好处

募集资金,吸引投资者;增强流通性;提高知名度和员工认同感;回报个人和风险投资;利于完善企业制度,便于管理。

坏处

审计成本增加,公司必须符合SEC规定。募股上市后,上市公司影响加大路演和定价时易于被券商炒作;失去对公司的控制,风投等容易获利退场。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